成都启动评选“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改革创新最佳实践案例”
1月17日,中共成都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成都市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举办的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改革创新最佳实践案例评选启动会在成都举行。本次评选前期收集到了成都全市推荐的改革案例122个,其中区市县创新实践55个,部门改革举措67个。开展公园城市示范区改革创新最佳实践案例评选,既是贯彻落实《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部署任务的具体举措,也是推进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现实需要,必将进一步提升“公园城市”的显示度、提振“成都改革”的精气神。
评选指标体系:
6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
启动会上,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改革创新专家指导组组建。专家指导组吸纳了60名专家,其中组长2名,副组长5名,既有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国家部委权威政策专家,也有来自国家改革前沿地区改革创新领域资深实践专家,更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专家和地方党校、社科、智库等系统的省市决策咨询一流专家。专家组构成充分体现了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相结合、国家部委与基层实践相联动、官方智库与新型智库相补充的原则。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彭建国表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是党中央赋予成都的历史使命,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重大探索,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创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尝试,开启了成都深化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道路的全新探索,为当今世界应对城市病的出现、包容性下降提供了中国方案。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部副主任王小广建议,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要建设高质量的人文生态经济环境,以示范区建设为创新突破、加大力度向上争取,通过规则的转变来优化城市,起到先行先试的作用。
现场,成都市委改革办副主任姚毅解读了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改革创新最佳实践案例评选指标体系。改革创新案例评价指标体系由6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构成,突出“战略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创新导向”“示范导向”。
姚毅表示,在指标体系设计时,既注重系统全面,确保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进行全方位评价,又注重前瞻引领,适度超前设定部分指标,充分发挥评价指标体系对加快推进示范区建设的“指挥棒”作用。根据评价内容,指标体系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评选将贯穿全年,
以评促改、以评促建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首次提出公园城市理念,引起全球广泛关注和社会热切期盼。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成都要以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2022年初,国务院批复同意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城乡和住房建设部联合印发《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明确了示范区建设重点任务,为成都量身擘画了建设发展蓝图。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是成都担负的最重要政治任务、肩负的最重大时代使命、面临的最大发展机遇。开展公园城市示范区改革创新最佳实践案例评选,以评促改、以评促建,有利于进一步激发改革创新动力和活力,在更高水平上推动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
成都市委政研室主任、市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曾明友介绍,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改革创新最佳实践案例评选活动,是成都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的一项贯穿2023年全年的重要工作。由市委改革办、市示范办共同谋划筹备,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以评选改革创新最佳实践案例为抓手,持续总结各领域先行探索的典型经验和制度成果,进一步提升成都改革在全国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下一步,成都市委改革办、市示范办将组织开展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改革创新最佳实践案例评选活动,在全国范围广泛宣传推广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成效经验,为将成都打造为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强大改革动力。
红星新闻记者钟茜妮
编辑于曼歌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