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澳门立法会议员胡祖杰:澳门政企合作推动科技+环保发展,举行国际论坛共促大湾区碳达峰
07:12
近日,澳门立法会议员、澳门工程师学会会长胡祖杰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蔡依莹专访时称,政府积极支持电动车行业发展,预计五年内把所有公共汽车置换成电动车,同时在政策上减免电动车购置税,并为居民提供低价充电。
他还进一步表示,应该在餐饮、建筑等行业积极推进环保+科技,实现减碳减排,同时加强国际间合作共促“碳达峰”。
政企合作推动科技+环保发展
澳门政府目前大力推广电动车辆的使用,尤其是在公共汽车方面,政府提出在5年内把所有的公共汽车置换为电动车,并且与企业之间签署相关的合同。目前澳门的车辆大部分经香港进口,而香港已经规定2035年或之前停止新登记燃油私家车。
如果香港执行燃料车辆禁止进口的政策,那么澳门也无法通过香港进口燃料汽车。现在很多度假村往来以及口岸之间往来,使用的是源自澳门博彩企业的大型的旅游巴士,目前这些旅游巴士差不多有一半都已经改成电动车。
在政策方面,澳门政府也积极出台相关的法律制度,包括监管汽油造成的废气排放以及挥发性气体的影响,并对塑胶物料的使用做出相关规定,禁止进口一些不能降解的材料,同时鼓励企业增加使用可循环再生的材料。此外,为了鼓励澳门居民减少燃料车的使用,采用清洁能源的电动车,政府还支持电动车供应商在澳门推广,目前有几家内地流行的电动车品牌已经在澳门积极推广,政府在购置与使用电动车方面也提供了诸多政策优惠,包括减免汽车购置税、低价充电收费等等。
但澳门也面临着特殊的难题。澳门地方小,只能选择部分公共地区与旧楼宇加装充电桩,而加装充电桩会使居民用电量增加,要超过三分之二的大厦业主委员会成员同意才能执行。居民使用电动车如果要充电的话,需要把车停到公共停车场,虽然有些在路边的充电设备也可以使用,但是毕竟数量少,所以说目前电动车充电也不太方便。
结合最近澳门统计暨普查局的人口普查数据与环境保护局的空气监测数据,市中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也是臭氧污染最严重的地方,如果大量居民使用燃料车,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为解决燃油车环境污染问题,政府在政策上大力支持电动车行业发展,未来还需进一步完善配套充电桩设备设施,解决居民充电不便的问题。
在我所在的建筑行业,已经逐步改用装配式建筑合成法,通过环保+科技的形式尽可能减少对空气的影响,减低噪音的影响,减少水电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整体生态环境的支持和保护。在新城A区,澳门特区政府基本上都是使用组装合成法对所有公共设施进行施工,填海区也有计划逐步打造绿色出行的生活区。
目前,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而澳门在发电方面有天然气发电,也有燃油烧煤炭发电,我们需要逐步来改进,不断提高使用天然气发电的比例。现在我们大部分电力都由内地提供,之前也有很多市民注意到,澳门超过一半的电力源自南方电网,所以在能源生产的大方向上我们是被动的。我认为,澳门可以作为一个环保示范区域。举例而言,我们可以在澳门街道上采用太阳能的灯柱,因为澳门的街道较狭窄,每年太阳照射的时间也较长。
在水资源方面,可以加强地上空间的水循环利用。在垃圾资源方面,企业可以利用一些回收的建筑材料,制造具有澳门特色的环保瓷砖,正如很多来澳门的旅客都会注意到的葡萄牙特色地砖。脚踏地上的环保砖,头顶太阳能发电的灯柱,骑着街道上面免费的电动车辆,踩在斜坡处加装的免费电动扶手电梯,看着澳门的风景,这就是环保+科技+澳门历史的融合,我觉得这也可以成为澳门很大的亮点。
加强国际合作共促“碳达峰”
其实,国家间的环保合作模式已经在不断改变,我们不仅仅可以在线下见面共同讨论,还可以通过线上形式沟通交流。即使身处在不同地域,只要我们有共同实现低碳环保的理念,就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合作。
环保不仅仅是我们所看到的科技,很多国家都很重视“环保+生活”。其实,生活中所有东西都和环保有关系,所以,保护自然显得尤为重要。
统筹:于晓娜
监制:方晓茸
记者:蔡依莹
编辑:李艳霞
摄制:章启良
设计:廖苑妮
实习记者:黎欣宜、蒋希泠
(作者:蔡依莹编辑:李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