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光,就能点亮前路——最后一棒火炬手李端

时间 • 2025-07-30 13:07:46
火炬
跳远

阡陌的述说2022.03.07阡陌的述说2022.03.07

12:03未知来源

播放

这项任务我成功完成了

01

“当我在高台上,反复找不准主火炬对接角度时,心里有点着急。

这时候,从我左边观众席上,突然传来一声‘加油’,就像给我打了一针强心剂。

终于听到清脆的‘咔嗒’一声时,我特别激动,心里知道这项任务我成功完成了!”

在北京冬残奥会开幕的第二天,作为开幕式上的最后一棒火炬手,李端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依然心潮澎湃。

李端特别感谢在那一分钟里,为他加油鼓劲的人们。

“我们盲人感觉不到光亮,但是能感觉到声音,能感觉到那些帮助过我和一直支持我的人们,就像残奥火种在我的右上方,温暖着我右边的脸和我的心,那种感觉特别好!”

导演张艺谋表示,主火炬点燃的时间大大超出排练预期,所有人都非常紧张,一度担心火炬手李端出现方向感偏差而失误。当主火炬在全场齐声“加油”中成功点燃,所有人无不为之感动。

李端曾是篮球运动员,18岁时,他在备战CBA新赛季时意外失明。

此后,机缘巧合中,李端再次踏上竞技场。

出众的运动天赋,让他在2004年雅典、2008年北京残奥会跳远、三级跳远比赛中夺得冠军。

“自强不息”也是对李端人生轨迹的最好概括。

这个高大的东北汉子出生于1978年,曾经作为运动员的轮廓还清晰地停留在他身上。

3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

这是最后一棒火炬手李端将火炬嵌入“大雪花”中央。

归“巢”,不息

02

开幕前十天左右,43岁的李端收到了北京冬奥组委的邀请,让他来参加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有特殊任务”,但当时他并不知道自己的具体角色。

“虽然我看不到,但一进‘鸟巢’里面,那种感觉就像当年比赛一样!”李端说。

对于开幕式的场地——国家体育场,李端并不陌生。

2008年北京残奥会,他在这片场地上卫冕跳远、三级跳远男子F11级双料冠军,并在三级跳远项目上打破了尘封十年之久的世界纪录。

再度走进国家体育场的那一刻,李端又回想起了2008年踏上赛场时,教练金帆说的那句话:国旗的方向,就是你跳远的方向。

“点火炬就跟比赛一样,尽管之前几天训练都做过,但到了现场,那还是不一样的。”李端回味时说。

“在我点燃火炬的时候,全世界都看见我们这些残疾人确实有不容易、有遇到困难的时候,但是我们会坚持、会努力,看到我们中国残疾人自强不息的风采。”

12年的新生

03

李端生于篮球世家,自幼参加篮球训练,曾入选国家男篮少年队与王治郅成为队友,并两次入选国家青年男篮。

18岁那年,在他打扫卫生时,一个过期的灭火器突然爆炸,导致他双目失明。右手食指第一节缺失。

一年后,父亲过世,留下他和母亲、弟弟。

不公的命运永远打不败不屈的灵魂。

即使生活再怎么摧折,李端依旧不放弃对生活的希望。

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让李端等到了,迎来了他人生的新的篇章。

在各界关怀下,李端到当地盲校学起了盲文和盲人按摩。

他只用十几天时间就掌握了盲文基础知识,创造了盲校成立以来的最快学习纪录;曾经的队友变成了他的按摩对象。

李端想,能为他们缓解病痛、让他们精神抖擞地回到赛场上,那也是好的。

后来,中国残联和各级残联在寻找残疾人运动员时,李端被发现,再次重启了运动生涯。

考虑到他弹跳力好、腿长的特点,教练把跳远定为李端的主项。

“练跳远必须要跑得直,而且步点要准,步子大了,踩过起跳区就犯规了,步子小又没进起跳区,歪了还跳不进沙坑。”

李端觉得,这种感觉和插上主火炬的那个瞬间很像,要准确,要胆大心细。

排练时,李端听到周遭是非常“安静”的,那种静谧让他想起赛场上起跳前的寂静。

“比赛时,我需要全场安静,让我和教练听到需要的声音。”一次次的蓄力、起跳、落地中,李端为祖国夺得了沉甸甸的荣誉。

悉尼残奥会,他就收获了一银一铜。

虽然登上领奖台、让五星红旗升起,但无法听到国歌奏响,李端心里总有遗憾。

又苦练了四年,雅典残奥会上他终于如愿以偿,痛痛快快地唱了两遍《义勇军进行曲》,唱得高亢又嘹亮。

2008年的北京残奥会,让很多人记忆犹新。

教练金帆和他偷偷约定,在家门口的残奥会上,不光要让国歌在能容纳数万观众的“鸟巢”奏响,还要打破残奥男子F11级三级跳远世界纪录。

最终在已经确保夺冠后,李端向着国旗奋力一跃,以13米71的成绩,将新的世界纪录“留”在了北京。

“当在鸟巢升起国旗,奏响国歌时”,李端回忆道,“当时和9万名观众高唱国歌,我真的特别激动和自豪。”

12年前,这一跃,让他相信自己已经捱过了十二载轮回,“好运转回来了”。

一起向未来

04

对于双目失明的李端来说,虽然他看不到火炬的光亮,但他能感受到它的温暖,也很喜欢这种温暖的感觉。

“就算失去了光明,咱们的灵魂不能坠入黑暗。”说完这句话后,他又继续解释说:“看不见道路,脚步不能停滞不前。

分不清色彩,但要让生活五光十色。因为你心里只要有梦想、只要有目标,你就会去努力,会朝着目标去迈出第一步。

当你迈出第一步了,你就会探索着迈出第二步——这样,就会离目标和梦想越来越近了。”

李端说,无论是担任最后一棒火炬手,还是登上残奥领奖台,荣誉并不只属于他个人,而是属于所有残疾人运动员,和中国所有残疾人兄弟姐妹的。

一捧微火能照亮一片夜空,只要心怀梦想,残缺的身体也可能舞出绝世舞姿。

他最想感谢的,是这个时代,能够遇上“双奥之城”的舞台。

同时,他也想感谢国家和社会各界一直以来对残疾人事业的关心关爱。

当他举着火炬,在黑暗中感受到火的温暖,李端想到了近来最常听到的那句话:一起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