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小学生不慎刮车留条,可以赞许但不必拔高

时间 • 2025-11-19 22:51:15
拔高
孩子

如果一留纸条就获得原谅免责,甚至被拔高成“光荣”之举,那么“留条”的诚意与郑重含义,也很有可能被抽离

据报道,10月16日,在安徽阜阳,一小学生不慎将轿车尾部刮花后留纸条道歉、司机免赔偿的视频,引发网友点赞。

↑图据九派新闻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犯错闯祸”的这名小学生在地下车库练习自行车时不慎将他人的轿车尾部刮花后,没有一走了之,而是留下了道歉纸条以及家长的联系方式。虽然犯错在先,但其在善后处理上,做得还算冷静与得体。也因此,车主看到留言后,觉得孩子懂事,加之被刮面积不大,就放弃了索赔。该车主也体现出了作为一名成年人应有的大度与体谅,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孩子勇于承认错误、敢于担责的认可与鼓励。

如果社会上所有的摩擦和纠纷,都能像这样处理,想必会节约很多处理社会矛盾的综合成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少一点紧张,多一点理解和信任。

这件事被车主的弟弟拍成视频放到网上后,赢得了网友点赞。不过,赞许之余,一些评价也有拔高之嫌:有的夸孩子负责任有担当,不仅个人品德好,也是父母教得好;有的夸车主宽宏大量,与孩子来了一场善与善的双向奔赴……

其实,这终究是一桩小事,当事人各方并不一定能担得起拔得过高的赞扬。

先说小学生。地下停车场本不是练车的地方,选择这里练车,从一开始就错了。因为这个错,才引发了后来撞车刮车的错。在外犯错,除了留下父母的联系方式外,还当回到家里主动告诉家长。家长作为监护人,则应主动寻找、联系车主商量赔偿,这不仅是弥补车主损失,也是给孩子一个完整的教育。

对于车主来说,虽然不追责不索赔,彰显了宽容,却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孩子失去了对自己过错加以更全面更深刻认知的机会,这并不见得是最好的应对方式。

前不久,浙江丽水一名初中生也不小心刮蹭到一辆私家车,当时车上没人,学生便写了道歉纸条留下联系方式。车主看到纸条后,决定免除经济赔偿,但为了让学生知道犯错要付出一定“代价”,就决定让其做两套试卷作为惩罚。相较之下,丽水这位车主的处理方式很意外,但也更恰当一些。如网友点赞所言:别具一格的惩罚,印象深刻,既学到知识,也为其错误负责。

小学生、初中生刮车留条的新闻几乎年年都有,这一方面说明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知错改错、敢于承担责任已经成为当然的行为选择;另一方面,如果一留条就获得原谅免责,甚至被拔高成“光荣”之举,那么“留条”的诚意与郑重含义,也很有可能被抽离,变成了形式甚至“套路”,并不真正有益于孩子们的成长。

所以,刮车留条,可以赞许但不必拔高,毕竟拔高从来不会助长。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徐其扬

编辑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